出入绍兴都堵了车,耽搁了许多时间,仿佛是为了满足你长久以来的愿望,留恋在这时光之城。绍兴是座非常有氛围的小城,这种感觉似曾相识,最初的触动好象来自于豫南小县社旗,耐人寻味,社旗的空气中弥漫着酒香,绍兴的空气中凝固着时光。
岁月流转中的故里,早已难寻书圣的踪迹,也并非鲁迅儿时的记忆。古老的石板桥,乌篷船,百草园,是用来纪念的某个道具,供来往的游人拍照留影或者玩耍喧闹。倒是学着孔乙己,在小酒馆里点上一碟茴香豆,要上一壶黄酒,自斟自饮,是游人常见的自选节目,也颇有意味。初时那茴香豆十分干涩生硬,两杯滑润的黄酒入口,豆子变得酥碎和绵软,且愈嚼愈香,口齿生津,不多时,这几颗豆、几杯酒下肚,多乎哉,不多矣,微微的便醉了。其实茴香豆是要慢慢嚼的,黄酒是要慢慢品的,一碟豆,一壶酒,一点一滴,慢慢的就是一个恬淡的傍晚。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架式,连三赶四,是极容易醉的,也品不出其中滋味。反正我是醉了的,夜晚在故里的街上徘徊了两遍,早晨在故里的街上徘徊了两遍,似乎在梦里,咸享酒店的灯光,男人在河边刷牙,屋檐上淘气的猫,晨曦里的水道和小船闪着柔和的光,沈园的小院在咿呀歌唱,儿时的厨房里依然散不尽的忧伤,许多的断片。我在故里徘徊,时光错落,一开门便是唐宋,一转脚又是明清。
绍兴的时间是缓慢的,象缓缓流淌的记忆的河。有时候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脚步,或许是稍稍停顿,象是怀旧的人在时光的路口凝视过去和将来,一瞬之间,遗忘了移动。然而记忆依然清晰,无数的岁月仿佛街巷里黑色的门和白色的墙,朴素,沧桑,黑白分明。陪我捉鱼的闰土,悲哀的祥林嫂,王義之的鹅池,周总理家的老屋,等等,那些是故里的童年和记忆,也是我的童年和记忆。
评论